第826章 新的战争(第2页)

中行吴呼吸一顿,想说点什么,咽回去继续保持沉默。

那就是变成新军留守大河以南,接替了上军之前的任务。

中行吴并不知道智罃来过一次的事情,单纯认为楼令是根据几个军团的实力来做出安排。

晋国现在的四个军团,毫无疑问是中军的战斗力最强,上军的战斗力最弱。

那是在职卿大夫决定了的现有格局。

中军有楼氏和温氏。温氏虽然是郤氏的小宗,但郤氏并没有出现内斗,大宗对小宗的支持力度很大,温氏本身的实力也不弱。

上军的智氏和彘氏都是小宗,中行氏在防着智氏,范氏这个大宗给彘氏的支持比较有限。

下军是范氏和郤氏,在职的两位卿大夫都是大宗之主,他们可能在指挥经验上比较不足,麾下的部队战斗力可是很强的。

新军的两位在职卿大夫同样是大宗之主,麾下部队的战斗力有保证,并且还有邯郸旃这位经验丰富的老者。

要给晋国的四个军团一个战斗力的排名,由强到弱大概是中军、下军、新军、上军了。

“惩戒宋国的话,不需要逼近‘商丘’吧?”邯郸旃问道。

邯郸旃的经历摆在那里,论打堂堂正正之战,在场以他的参战次数最多。

只不过,邯郸旃上一次担任卿大夫期间,晋国的军队编制还没有扩编,晋国对外出动的兵力一般是三万到五万之间。

并且,邯郸旃参加的都是古典战争。

简单来说就是,邯郸旃与楼令、郤至、智罃相比少了大兵团作战的经验,可能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战法。

楼令从邯郸旃的问题就能够看出一点,老派人物满脑子里面都是条条框框。

“这个你与新军佐自行商议。”楼令只是给出一个大框架,相应的底线也很清楚,其余由邯郸旃和中行吴自行操作。

中行吴说道:“郑地的贵族已经完成集结,就地解散太浪费了。”

那确实是的。

只要贵族按照指示集结私军,他们当年的税就被抵消掉该有的份额,不发挥他们集结私军的作用,无论国家还是贵族都算亏。

国家无法收到足额的税是亏。

贵族亏在哪里?他们征召的对象是“士”和“徒”,而“士”和“徒”向“大夫”交税。等于说他们也收不到税了。

所以了,一旦集结起私军的话,贵族怎么都要找机会创造收益。

在这种背景下,只要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不是太夸张,列国的贵族很难有避战的情绪。

某种层面来讲,大家的实力哪怕是存在差距,一样会让弱势的一方贵族愿意搏一搏。

楼令对郑地贵族早有安排,说道:“新军仍旧驻扎在‘虎牢’不动,由楼武统率郑地贵族征讨陈国和蔡国。”

陈国和蔡国之前被晋国收纳为小弟,他们抓住机会清理了一波楚国派来侵权的人,只是很难彻底清除干净。

在晋国休养生息的那两年,楚国重新渗透陈国和蔡国,可能是陈国和蔡国仍旧畏惧楚国,也可以是两国的君臣无能,反正就是他们没有反应过来之前,楚国重新控制陈国和蔡国的格局又形成了。

等陈国和蔡国被楚国再一次掌控,处在休养生息阶段的晋国假装没有看到。

那个时候,确实是晋国当睁眼瞎最合适。

毕竟,丢掉陈国和蔡国只是会让晋国颜面受损,其它产生的损失比较有限,不到必须让晋国中断休养生息的程度。“郑地西部和南部的武装南下征讨陈国和蔡国,新军与郑地北部的武装充当预备队。只要楚国和宋国不实际参战,新军与郑地北部的武装不能轻举妄动。”楼令进行强调。

中行吴和邯郸旃对视了一眼,能够看出对方的心意。

当前可不是以后,固然有保存实力的心思,更多是出于追逐利益,很难在旁边看别人发挥。

他们无法拿楼武是楼令的儿子来说事。

任人唯亲就是春秋时代的特色。

新军驻扎在“虎牢”的作用是预防宋国,也有在楚国出动后充当预备队的一层考虑。这个就更不能说什么了。

中军与上军要南下,还是前往东南一隅参战,不可能没有后路被断的顾忌。

新军与郑地北部的军队既是在防备宋国和楚国,也是帮中军与上军看顾后路的预备队。

换作是在其它时代,楼令安排看顾后路的人不会是中行吴和邯郸旃。

在当前的时代不一样。

真要是中军和上军的后路被切断,乃至于他们南下之后战败,反正楼令、郤至、智罃、士鲂的死亡概率极低,即便是真的死亡,他们的继承人可不会放过中行吴和邯郸旃,国君与其他家族也不会干看着。

那可是国战状态啊!

今天中行吴和邯郸旃敢在国战上坑人,谁都会失去安全感。

所以,要是中行吴和邯郸旃敢作妖,不止当事人的家族要暴起,多得会是加入讨伐的家族。

“诸位可有意见或是补充?”楼令环视众人。

最不乐意的中行吴或邯郸旃只能接受。

跟楼令穿一条裤子的郤至更不会反对。

卿大夫没有异议,其他人更不敢开口。

以晋国目前四个军团的实际状况,有比中军更适合挑重担的军团吗?

驰援吴国又要远离晋国,南下之后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。

再者说了,兵者历来就是凶器,谁都要慎之又慎。

这样一来,无论中行吴或邯郸旃都无法说楼令的安排有什么不好。

“楚军不会放过徐国和邗国吧?君上现在应该很着急。”郤至又开始当起了乐子人。

反正吧?郤至笃定有好处楼令不会遗忘自己,并且他就是中军佐,属于是与楼令一块行动,压根无法被排除在外。

南下固然风险不小,郤至却真的是一点都不担心。

实际上,楼令并不是多么重视徐国或邗国。

这两个国家是晋君周在外的势力延伸,他们也是充当“气泡”的作用。

大概就是这两颗“气泡”被戳破,可以给晋国起到示警的作用,届时不是吴国图谋北上,便是楚国有清扫东南的战略意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