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章 骤雨将至(第3页)
每日天不亮,后院便传出整齐的呼喝声,教头手把手传授刀术劈砍技巧,还专门搭建了木墙让他们练习攀爬翻墙,以备入宫时之用。越王每次巡查操练,都会站在高台上大声许诺:“诸位兄弟卖力训练,待事成之后,每人赏银百两,当场免去奴籍,还能分得良田美宅!”重赏之下,家奴们的训练愈发卖力,刀光剑影间满是对富贵的渴望。
不仅如此,越王还以“近来京中不太平,需加强府邸防卫”为由,从朝廷按例拨付的府兵中精心挑出190人。这些府兵本是负责王府外围守卫的正规军,被越王以“轮岗值夜”的名义调至内院,每到深夜便在府邸后院操练。月光下,他们穿着轻便甲胄,手持利刃,用稻草人模拟东宫侍卫的身形,反复练习突袭刺杀的动作,刀刃劈砍稻草人的闷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。
p>
为了充实人手,越王朱瞻墉又派心腹管家带着沉甸甸的金条悄悄前往天津港。那里鱼龙混杂,聚集着许多靠码头勒索、搬运为生的地痞无赖。管家按照越王的吩咐,许以“入宫抢财宝,事后按功劳分赃”的承诺,很快便招揽了百余名亡命之徒。这些人个个面露凶光,随身携带短刀、绳索,被安排住在越王府附近的几家客栈里,对外只称是“来京城找活干的帮工”,每日由管家送饭,暗中等待起事信号。
一日深夜,越王在密室中铺开京城防务图,蜡烛的火光映着他眼中的野心。他用墨笔在图上仔细标出从东华门至东宫的路线,指尖重重戳在“东华门”三个字上,对围在身边的几名心腹说:“据探报,东华门守卫换岗在亥时三刻,此时正是门禁最松懈的时候。咱们五百人分三队:一队由教头带领,趁换岗时夺门而入,控制城门;二队随我直扑东宫,务必速战速决;三队守在城外接应,守住退路以防不测。”
他顿了顿,眼中闪过狠厉的光芒,特意强调:“朱瞻基一家必须杀绝,尤其是他那几个儿子,一个都不能留,绝不能留下后患!”
说到兴头上,越王还甚至忍不住幻想起来,“只要杀了太子,再带兵去锦绣阁逼父皇下旨传位,到时候朕便是大明新君,你们都是开国功臣!”
心腹们连忙跪地附和,密室里的空气充满了疯狂的躁动。
然而,越王的筹备看似周密,却埋下了诸多隐患。他在天津港招募地痞时只求数量不求质量,其中两人曾因盗窃被锦衣卫盘问过,身上留有案底;他联络几位对太子不满的侯爷时,只图省事达成口头约定,并未立下任何文书凭证,谁也不敢保证届时他们会如约出兵;甚至连府兵的调动都未报备兵部,早已引起暗中监视的眼线怀疑。
此时的紫禁城,宛如一座堆满火药的城池,表面平静无波,底下却暗流汹涌。
太子朱瞻基巡查九门防务时,特意在东华门驻足良久。他望着城门上飘扬的禁军旗帜,目光落在门卫腰间系着的特殊腰牌上,沉默不语,指尖却在袖中轻轻敲击着,心中早已将此处的守卫部署记在心里。
越王府邸外,两名锦衣卫暗哨伪装成卖水果的小贩,推着独轮车在街角叫卖,实则眼睛死死盯着王府大门,将每一个进出府邸的人都仔细记录在纸条上,连送水的、买菜的都不放过。待到晚间,这些名单便会被层层加密,迅速汇总至东宫书房,摆在朱瞻基的案头。
京城的百姓们对宫廷深处的暗流一无所知,夜市依旧热闹非凡。酒肆里灯火通明,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地讲着前朝故事,酒客们推杯换盏,甚至有人高声谈论:“如今皇帝与贵妃恩爱和睦,太子殿下又贤明勤政,真是难得的太平盛世啊!”他们欢声笑语,举杯畅饮,无人察觉一场足以颠覆朝局的风暴,正在这繁华夜色的掩护下,悄然逼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