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7. 第四局启
康熙八年的风,从开春起就带着股躁动。
春末的紫禁城,榆叶梅刚落尽花瓣,太皇太后的仪仗就出了神武门。
金黄的轿辇里坐着她与太后,陪伴在侧的是端敏格格。稍后面的凤辇里是珠兰,陪在一旁的是宣妃阿日娜苏。再后头的马车里,贾敏头靠在冬萧怀里,她从未出过京城。
珠兰见阿日娜苏掀开帘子的一角儿,回望紫禁城,问道:“当真决定好了?”
阿日娜苏转身,冲着珠兰姐姐重重点头,再无一丝留恋。
珠兰瞄了一眼系统,这丫头的数值中对自由的渴望已经达到了92。
她只给阿日娜苏加了一次点,就是点在了【自由】上,原本是预备着以后用。没想到啊,这一点观察点只是一个引子,引爆的是阿日娜苏自己的心念,压过了她对皇帝的爱,对家族的责任,不顾一切的要离开。
三位后宫最尊贵的女性同时离京,往草原而去,这是开国以来头一遭。
消息像长了翅膀,飞遍京城的王府与衙门。
安亲王岳乐不敢自己瞎猜,来康亲王府上敲边鼓,他故意皱眉:“好好的,怎就突然要去草原?”这独宠的皇后娘娘走了,他的人是不是就能······
康亲王杰书端着茶盏笑:“还能是为了啥?北边的商路怕是出了乱子,寻常人镇不住,才劳动这三位的大驾。”
他们嘴上议论,心里却都清楚,此刻的重心不在北而在南,也就没再多谈,只吩咐底下人“北边的消息多盯着些”。
南边的事,早已火烧眉毛。京中在调兵,三藩也没闲着。虽然谁都没想到大战会这么早就来,准备都不算充分,但是一触即发是跑不了的。
建宁长公主府上,平西王世子吴应熊也应景的病了,烧的体温很高,人也昏迷多日,太医上门都说没救了的那种。
南洋的商船带回的,除了香料与银子,还有越来越频繁的遇袭消息。
三藩的私兵换身衣服就成海盗,郑经的船队更是明目张胆地在南海游弋,上个月刚劫走镶红旗宗室的两艘货船。
那些投了银子在南洋商号的旗人,看着账册上的“损失”二字,气得摔了茶碗;连素来主张“稳”的康亲王,见自家采买的苏木被抢,也在朝会上拍了桌子:“不能再忍了!”
若是被抢的商船,没有他的份子,他一定劝皇帝与同僚大局为重。
宗室们的怒气,正中皇帝下怀,他要的就是这股劲。想到这里,他嘴角挂起了笑,珠兰本为了替他敛财想出的法子,却实打实解决了人心难聚的难题。皇后,着实乃贤良之臣。
朝堂上,他听着大臣们控诉三藩与郑经的“恶行”,看着八旗将领们请战的折子堆成小山,嘴角重新拉平,叫人看不出喜怒。
佟国维就看不出皇帝的心思,长兄陪着出行蒙古,离开前交代他随着葛布喇大人行事,他看了看葛大人,葛大人似乎在闭目养神。
“既然诸位王公为朕分忧,”康熙在朝会上缓缓开口,“那就准了——着兵部增调八旗精锐,往广东、福建集结;海事衙门加造战船,务必护好南洋商路。”
一道道旨意向南而去,粮草从通州仓运出,战马从张家口调拔,工部新造的火炮都优先配给了南线。整个京城的军事机器,都在往南转动。
葛布喇默默心算,朝廷的战争能力已经挖掘的差不多了。
没人质疑这举动,毕竟南洋的银子太诱人——见过三倍乃至十倍利的,怎甘心被人断了财路?
宗室们想着“扫平梗阻,重开商路”,皇帝却看着更远:这些被利益捆在一起的八旗子弟,终将变成他削藩、收台的利刃,日后也会是他扫平天下的班底。待金瓯无缺,则可对得起宗庙,介时,才能回报皇后的深情。
现今,北边的稳定,就全托给了远去草原的三位尊贵女性。
十天后,太皇太后的仪仗离开承德,继续缓缓前行,自己此行不仅是给两个女儿“调解部落矛盾”,更是替皇帝稳住后方——只要北边不乱,南边的刀,才能砍得更利落。
珠兰坐在车里,掀帘望着木兰的羊群,与外头爱晒太阳的阿日娜苏调笑。
随着出塞,这丫头越发活泼了,骑马、打枪、射箭皆是好功夫,还玩熟了火器营带来的炮,她骨子里就带着的狼性一点都没压抑。换了铠甲,成日与护军营一处,巡逻、拉边、狩猎等等,什么都敢干。
太皇太后与太后不晓得这丫头疯成这样,珠兰瞒了她们。现而今,在观察点的灌注下,最内层渗透不得,外层和中层却都是她的人。
就连端敏格格与贾敏,对珠兰的亲密度都在70以上,她们虽然也发现了宣妃不合规矩的举动,却没有一人去回长辈的。
端敏格格看着宣妃如此恣意,甚至还心生羡慕,在珠兰的鼓励下,趁着休憩,居然也换了铠甲,化身宗室小爷,随着宣妃一起到护军营里跟着骑马射箭,意外发现在座诸位竟然都比不上自己能打。
我能打十个!
不知怎的就比划上了,端敏越打越有信心。
不管是拳脚还是弓马,她虽然缺乏实战经验,却仿佛天然就通了这一脉,只是两个回合就能将对方的招式融会贯通,来几个能打的,都砍瓜切菜一般收拾了。
要说战斗力,现在的内务府护军是经过春字辈儿女官传授武功要义的,冯唐敢说自己带出来的手下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汉,居然没一个能在端贝勒手下讨得个好,实在是让他这个统领没脸啊。
冯唐想到自己从笔贴士干起,当上三等侍卫,随大军入关,因战功加员外郎,由武转文,做到秘书院学士,又由文转武,做了护军统领。皇后娘娘对他们包衣不薄,从生到死,从老到少,无不沐浴皇恩浩荡,他族中也不是都那么好过,没少受主子娘娘的恩惠。
而且,在鳌拜时期,他家里也受了葛大人的大恩,保住了不少莫名当炮灰的亲友。
为了报答主子娘娘与葛大人的恩德,他放弃了前朝的大好前程,在吏部问询他是否转入内务府时,毫不犹豫的同意了。
彼时,索大人出任了海事衙门的尚书总管,葛大人有提拔他的心思,他本也可以去那边任职。
但是,内务府的护军是娘娘拿着银子挥洒,一手托举起来的精兵,他不放心再来个昏聩之人,毁了好不容易养出心气的包衣下一辈。
不服气的护军统领冯唐拉开了阵势,分了两队,拼了一把战略。
端敏格格至多是玩过棋盘推演,哪里见过这等军演阵仗。她兴奋起来,就要带头冲锋。古之猛将的快乐,她体会到了。所向披靡的兴奋,带给她前所未有的体验,这太刺激了。
跟随在侧的贾敏制止了格格鲁莽的行为,不错,原本柔弱的女童,也长成了少女的模样。不仅长大了,也健康了,身上穿着十斤的盔甲,还能正常思考战略。
端敏听劝,善于将自己不擅长的事,交给从小就聪慧的贾敏去办,就这么着她们这一队还有了军师,把一应布局都安排的妥妥当当。
珠兰与阿日娜苏站在高处,看着这场军演。
这本就是护军营每日都有的训练项目,佟国纲带着外围的火器营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,但没放在心上,不曾派人前来探看,错过了端贝勒与贾公子的精彩演绎。
两位贵人在上,所有人都想表现的更好。
阿日娜苏几次欲言又止,但想到自己,又看着下方战神一般切割敌人防线的端敏,还是闭嘴了。
珠兰笑意盈盈,护军营的兵员素质都是极高的,毕竟这支军队是索额图在内务府时,一点点替换的,达成了人人识字的成就,都练过正经杀人功夫,不是一般新兵的野路子,都演习过各种军略,可以完美达成主将的一切布置。可毕竟人数才一千,若没有一员猛将带着,很难打出她想要的摧枯拉朽效果。
冯唐被偷了家时,压根没反应过来。还只关注着活脱脱项羽在世的端贝勒,压根想不起来这位是谁家的,皇家何时有了这般巴图鲁。他全然没想到,自己这种混了战场,又入了官场,都能全身而退的大将,居然还是输给了从没上过战场的端贝勒和他的谋士贾敏。
贾敏带人绕圈子,成功把自己这一队偏师,绕成了主力,拿下敌方空虚的大帐,她感觉心中充满了力量。冥冥之中,在将士们的呼唤中,她悟到了这就是世间的真理,是一切书本都教不会她的。
随着被打败的勇士接连高呼巴图鲁,我竟然如此天才!端敏全然不敢置信。
贾敏轻咳了两声,端敏格格挠了挠头盔,啊,军略这一块儿是敏儿的功劳。
珠兰深藏功与名,观察点没白费。
离开紫禁城,每日都要在太皇太后跟前晃悠够时辰,才能把观察点攒够。
她在这边看了一会儿,就回内圈大帐去了。
跪地高呼的人群外是火器营,一个年约十五六的少年偷偷向内张望,此人生的便与周围五大三粗的同僚们不太一样,瘦弱清秀、粉面朱唇,正是被自家母亲走了老亲的关系送入军中历练的贾赦。
“喂,恩侯,你看什么呢。”后头一员小将拍了拍贾赦的肩膀。
贾赦一激灵,转身见是好友叶克书,摇了摇头,说自己在看热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