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清逸 作品

第三百八十三章:第一次民族融合

李俊计划的很好,就等着自已长大后实施了。然而他还是低估了自已的族人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。

他派出去弄橡胶的族人,一不小心就给他打下来了千里土地,还在一年之内建起来了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巨城……永安城。

修建这座城死了多少异族人?应该说李氏在天山脚下立足干了多少次仗,死了多少异族人,死伤多少族人?

这个除了陇西李氏上下六房的核心,外人无从得知。

也许只有草原上的流浪歌手,以各族人的口口相传中,有一丝蛛丝马迹。

李俊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,这些数字只会存在于李氏的家族记事中不为外人所知,变成历史中的谜团。

“让后世的史学家们争论去吧!”

李俊命贴身记事把这些从西域送回来的军报存入秘档的时候,只是用他还带着奶音的声音淡淡的说了一句。

之后李俊就没有再想这些有的没的了,他始终认为: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!”

李俊更是相信,胡人畏威而不畏德,用他们能听的懂的语言刀子说话,远比跟他们讲什么仁仪道德来的有用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事情从李俊下令掘开塔里木河筑坝开始,就朝他猝不及防的方向发展了。

水无常型,遇物成形,无处不在并且润物细无声。

河水流过的地方,枯死的胡杨重新焕发生机,也让所经之处变得危险,成了永安城,哈密城(ps:李俊改名后的伊吾城,后文均作哈密城。)天然的屏障。

因为吸饱水的沙丘,形成了沼泽一样的地带,人从上面经过没有任何问题,但是战马不行,很容易就陷住马脚,然后就慢慢的被吞噬。

所以沙漠方向到哈密,永安城,就必须要经过戈壁滩。

而从沙漠那边过来,李氏族人在戈壁上修建了一座定远城,是永安城北面的补给站,及税关。

无论是从沙漠里来的商队,还是要往北继续北上往大食去的商队,这里都是重要的补给点。

李氏族人修建的这道防线,使得北方根本就没有办法大规模的骑兵偷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