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晴园 作品

第227集:隆昌号的地窖

光绪十七年,深秋的太原城被一层薄雾裹着,晨霜落在隆昌号当铺的青石板上,结出细如发丝的冰花。苏半城拢了拢夹袄领口,望着当铺门楣上那块褪了色的金字招牌,指节在袖管里微微发紧。

三天前,常家老三在狱中咬断了舌根,死前只含糊吐出三个字:“隆昌号”。这三个字像根针,刺破了苏半城心里那层薄冰——他爹苏明远二十年前离奇失踪的案子,终于有了新的线头。

“苏爷,您里头请。”当铺掌柜刘秃子弓着腰,头皮在油灯下泛着油光。他是个精明人,见苏半城穿着寻常,却敢在卯时就来敲隆昌号的门,手里那枚成色极佳的羊脂玉佩定不一般。

苏半城没应声,眼尾扫过柜台后墙上挂着的当票存根。最上面一张泛黄的纸角露出“光绪元年”的字样,墨迹被虫蛀得发虚,像极了他这些年追查线索时的心境。

“这块玉,当五十两。”他把玉佩放在柜台上,玉面映出刘秃子瞬间亮起来的眼睛。

“好说,好说。”刘秃子掂量着玉佩,指尖在玉身一处极细微的裂痕上顿了顿,“苏爷看着面生,是外地来的?”

“做茶叶生意的,路过太原。”苏半城盯着他的手,那双手骨节粗大,虎口处有层老茧,不像常年拨算盘的,倒像握过锄头或是别的什么重家伙。

刘秃子开了当票,笔尖在纸上拖出长长的墨痕。苏半城接过当票时,故意让指尖擦过对方的手背,触感粗糙,还带着点未干的泥屑。他心里咯噔一下——昨夜刚下过雨,当铺掌柜的手怎么会沾着干泥?

“听说隆昌号有年头了?”苏半城慢悠悠地折着当票,眼角余光瞥见柜台下的青砖缝里,嵌着半片枯叶。这叶子边缘焦黑,不像是街上落的,倒像是从什么潮湿的地方带出来的。

“祖上传下来的营生,”刘秃子把玉佩锁进木匣,“少说也有五十年了。”

“那地窖想必也深吧?”苏半城忽然笑了,“我前阵子在南方,见着有家当铺的地窖能通到街对面,藏东西方便得很。”

刘秃子的脸僵了一瞬,随即又堆起笑:“苏爷真会说笑,咱们这小地方,地窖就用来存些旧当品,哪敢搞那些名堂。”他抬手看了看墙上的挂钟,“不瞒您说,这就到上工时候了,小的还得清点货——”

“急什么。”苏半城从怀里摸出个银角子,在指间转着,“我听说,二十年前,有人在你这当过一本账册?蓝布封皮,边角缺了块。”

银角子“当啷”落在柜台上,刘秃子的喉结猛地滚了一下。窗外的雾不知何时散了,阳光斜斜照进来,在他脸上割出明暗两道疤——那是道旧伤,从眉骨一直划到下颌,像是被什么利器豁开的。

“没、没印象了。”刘秃子往后退了半步,后腰撞到了什么硬物,发出闷响。苏半城眯起眼,那位置应该是个地窖入口。

“是吗?”苏半城忽然提高了声音,“可我听说,那本账册上,记着隆昌号和蒙古王府的盐引交易呢。”

刘秃子的脸唰地白了。他猛地扯开柜台下的暗锁,苏半城只觉眼前一花,一道黑影从侧门扑了出来。他早有防备,侧身躲过,却见那人手里握着柄短刀,刀身映出刘秃子扭曲的脸:“给我杀了他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