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

第272章 自主研发,唯一的出路!(第3页)

周涛沉默了。

他知道,顾博士说的都是事实。

他们这个团队,拥有着世界一流的光学设计理论和算法,却被困在这样一家日薄西山、被资本短视所扼杀的公司里,英雄无用武之地。

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,像钝刀子割肉,日复一日地消磨着他们的热情和理想。

就在这时,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了。

Ceo鲍曼的秘书,一个金发女郎,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。

“顾博士,鲍曼先生让我通知您,董事会刚刚通过决议,为了缩减开支,您的光学理论研究部,下个季度的预算,再削减百分之三十。另外,您申请采购的那批高纯度石英材料,也被否决了。”

“什么?!”顾秉文猛地站了起来,双眼瞬间变得赤红,“削减百分之三十?那我们还研究什么?干脆关门算了!那批材料是我们进行下一代镀膜技术研究的关键!没有它,一切都是空谈!”

秘书耸了耸肩,语气冰冷:“这是董事会的决定。鲍曼先生说,如果无法接受,您可以提交辞职报告。”

说完,她转身就走,留下一个冰冷的背影。

“混蛋!!”

顾秉文气得浑身发抖,他抓起桌上的一个玻璃杯,狠狠地砸在地上。

“啪”的一声脆响,玻璃碎片四溅。

整个实验室,死一般的寂静。

周涛和其他几位团队成员,都低着头,眼中是无尽的绝望和悲哀。

他们知道,这艘船,真的要沉了。

“散了吧,”顾秉文疲惫地挥了挥手,声音沙哑,“今天……都早点下班吧。”

他失魂落魄地脱下白大褂,走出实验室,漫无目的地走在耶拿古老的街道上。

深秋的冷风吹过,卷起地上的落叶,也吹得他心底一片冰凉。

他想起了二十多年前,自己作为天之骄子,怀揣着“光学报国”的梦想来到德国。他也想起了在蔡司,自己如何凭借过人的天赋,取得一个个技术突破,却始终被排挤在核心圈子之外。

最后,他想到了自己带着团队出走,来到耶拿,本想大展拳脚,却最终落得如此境地。

难道,我的选择,从一开始就错了吗?难道,我们这些华人工程师,无论在哪里,都注定只能是别人棋盘上的棋子吗?

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挫败感,将他彻底淹没。

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耶拿大学旁边,那家他常去的、名叫“光与影”的咖啡馆。他推门而入,想用一杯苦涩的浓缩咖啡来麻醉自己。

就在他刚刚坐下时,一个沉稳而有礼貌的声音,用标准的普通话在他身边响起。

“请问,是顾秉文博士吗?”

顾秉文抬起头,看到一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东方男人,正微笑着看着他。那人的眼神,深邃、平静,却又好像蕴含着一种能够洞悉一切的力量。

“我是。请问你是?”顾秉文有些警惕地问道。

“我叫秦奋,”年轻人递过来一张没有任何头衔、只印着名字和“远风集团”四个汉字的名片,然后在他对面坐下,轻声说道,“我看了您十五年前发表在《应用光学》上的那篇关于‘泽尼克多项式在波前像差拟合中的非线性优化’的论文,深受启发。”

顾秉文的瞳孔,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,猛地一缩!

那篇论文,是他博士期间的巅峰之作,也是他整个学术生涯中最得意、但同时也最冷门、最不为商业世界所理解的纯理论研究。

眼前这个年轻人,一开口,没有谈合作,没有谈薪水,却直接点出了他内心深处最隐秘、最骄傲的那个角落!

这已经不是简单的“做过功课”了。

这是一种来自顶尖同行之间,无声的、最高级别的致敬!